二是其他元器件价格上涨。观察市场可以发现,现在不止苹果三星,国产手机也开始搞自研技术,比如OPPO的自研芯片马里亚纳 X,vivo的自研芯片V1+,小米的澎湃充电芯片系列等。
同时厂商还向供应链定制配件,屏幕、传感器的成本进一步上涨,红米K50至尊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还有OPPO、小米向索尼、三星定制专属传感器,手机价格自然难以因为一个芯片的降价而下调价格。
三是维持品牌及产品价值。虽然芯片价格下滑是不可逆的,但手机并不能随其轻易变动价格,尤其是要照顾到产品价值带来的种种效益。
如果手机突然调价,对于企业来说是直接影响到产品定位以及品牌定位的问题,上市公司甚至会出现股价动荡。而对于消费者来说,相对稳定的售价也能够保持他们心态上的平衡,避免突然降价对品牌失去信赖,避免一系列负面连锁事件的发生。
【行业】芯片价格下滑对手机端影响不明显,延迟订单是正常现象
从行业的视角看,芯片价格下滑与智能手机的调价难以直接联系。首先,当下价格下跌的消费电子端芯片大多数应用于空调、冰箱等家用设备,另外就是存储类芯片,但主要影响为PC领域的DRAM内存和NAND闪存,对手机元器件的影响并非靶向性的。
另外,厂商在供应链下的订单缩减甚至砍单,仅是整个手机行业部分现象,规律符合市场预期。
可以发现当下新闻聚焦于三星被砍单一事,而同为代工厂的台积电却已经宣布产能满载并提升晶圆价格,苹果,AMD等争先下单;英特尔自家的工厂也持续生产十二代酷睿芯片以及锐炫系列显卡,市场基本处于平稳向好的态势。
最后的原因是市场对于未来手机产品的看好。经历了两年的疲敝,安卓端手机芯片发热更小,能耗比更高,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对于产品品控的忧虑,而且当下还有大电池甚至于超200W功率的闪充出现,5G续航焦虑大大缓解,人们购机欲望提升,手机价格自然维稳。
简而言之,芯片价格的「雪崩」对于智能手机的价格会有影响,但短期内不会发生。消费者想低价入手手机还是得关注618、双11购物节,这个时间段的大促才可能实现我们心目中手机的「神价」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